癌症殺手|20歲男大生驚患大腸癌 醫生揭4大跡象增患癌風險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4/02/23 18:38

最後更新: 2024/02/23 18:42

分享:

分享:

台灣一名20歲大學男生因有1種遺傳病而導致患癌風險提高,進行檢查後確診大腸癌。

癌症成因複雜,有時由疾病引起的基因突變亦有可能令人患癌。台灣有醫生分享病例,指一名20歲大學男生因為家族中有人25歲就患上大腸癌,亦有數人被診斷出患有多種癌症而感到憂慮;結果進行大腸鏡檢查後,赫然發現他的大腸內亦布滿不同大小的息肉,同樣確診大腸癌。醫生其後經過基因定序,診斷男子患上無法治療的遺傳疾病「林奇綜合症」,並因此導致患癌風險提高。

最新影片:

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佑近日在個人Facebook專頁上發文,表示大腸癌的成因主要為大腸上皮細胞的基因變異,多數都是因為老化、長期飲食習慣不佳等因素致病,但如果是基因突變,就有可能導致年輕的患者出現。而該名男生罹患的「林奇綜合症」(Lynch Syndrome),正是一種會提升多種癌症風險的基因突變疾病,其關鍵在於人體無法有效進行基因修復。

他進一步解釋,人體的腸道平均每24小時就會汰換出一套新的上皮細胞,而人體在複製細胞的時候會需要染色體的複製與重組;然而在這個過程之中,經常會有染色體因為複製太快而出錯,這些錯誤一旦沒有被修正,便會形成癌症。林奇綜合症患者往往因為MLH1、MSH2、MSH6、PMS2 及 EPCAM一共5組基因產生突變,導致染色體失去正常的修復機制,繼而容易累積致癌突變,增加患癌機率,尤其50歲前罹癌的可能性會變得更高。

他指出林奇綜合症雖然聽起來可怕,但其實有跡可循,並列出以下4大跡象,提醒符合條件的人士保持警覺,因為癌症隨時有可能找上門。

  • 多名親屬患有林奇綜合症相關的癌症,包括結腸/直腸癌、胃癌、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等。
  • 一位或多位家庭成員在50歲前患有癌症。
  • 一位或多位家庭成員患有超過一種類型的癌症。
  • 超過一代的家庭患有相同類型的癌症。如父子兩人皆患上大腸癌。

陳威佑直言,雖然林奇綜合症無法治療,但癌症只要及早發現便仍有機會治療。因此建議林奇綜合症患者由成年開始接受終身癌症篩檢,可以每年照一次大腸鏡及接受其他癌症檢查,以便及早發現癌症。至於從甚麼時候開始,他就指可以參考「家族中第一個被診斷癌症的人的年紀減10」,以此作為整個家族進行第一次篩檢的年齡標準;例如家族中有人35歲患癌,就建議25歲做第一次篩檢。

大腸癌7大症狀

台灣肝膽腸胃科詹宜學醫生曾在Facebook專頁上分享大腸癌病例,並列出以下7大症狀:

點擊圖片放大
+8
+7

大腸癌為全港第2位常見及致命癌症

據本港醫管局癌症統計數字顯示,本港2020年大腸癌新增個案共5,087宗,佔全年新增個案的14.9%,共有2,287宗死亡個案,佔比15.4%,為全港第2位的常見及致命癌症。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表示,大腸癌是結腸或直腸內的細胞異常生長所形成的癌病,大腸息肉如腺瘤性息肉,如不及時切除會發生癌變;早期的大腸癌可能無任何症狀,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分泌黏液、大便習慣改變,如大便變稀或便秘、體重無故下降等。

消化系外科專科醫生劉育志稱,大腸癌在亞洲有年輕化趨勢,50歲以下發病的大腸癌患者不斷增加,中大亦有研究顯示,本港55歲以下結腸癌患者每年增加1.7%,認為與肥胖有關,因此國際建議大腸癌篩查年齡應由50歲降至45歲。

以下為預防患上大腸癌的5大方法: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